公司新闻

【中国教育报】校企联手创建首批“北京实验室”

【中国教育报】校企联手创建首批“北京实验室”

——高校企业强强携手 科研攻关服务产业 **机制培养人才

党委宣传部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3-09/26/content_190979.htm?div=-1

本报讯(记者 施剑松)今秋开学,北京两所高校出现一件新鲜事:数十辆电动汽车入驻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并投入租赁运营,成为在校师生的代步工具。而这批电动汽车正是成立1年多的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的*新成果。这个设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室的创立,标志着北京高校实验室协同**工程正式实施。截至目前,经北京市教委认定的首批高校协同**“北京实验室”已经有7个。

“北京实验室”是北京市教委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教育、科技规划纲要,促进北京地区高校协同**,服务北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搭建的科技**平台。建设“北京实验室”强调要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强化应用,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教委围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结合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建设,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城市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约10个“北京实验室”。

与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相比,“北京实验室”经费投入并不大,投入采取项目驱动的方式,滚动支持;每年每个实验室投入经费800万元。真正的机制突破在于鼓励参与单位充分利用已有科研基础条件,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利用价值。从已建的“北京实验室”可以看出,无论是牵头学校,还是所联合的单位,都是相关领域的排头兵;无论是依托学科水平,还是人才队伍质量,都是业内的佼佼者。北京实验室平台的作用主要是聚合产学研*优资源,攻关地区核心产业需求,以产生*大协同增效。

新能源实验室主任孙逢春教授告诉记者,“北京实验室”主要依托具有较强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等院校,采取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进行建设。以新能源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由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4所在京高校和北汽集团、北京市电力公司两家企业组成。6家单位实现了*强科研力量与区域新兴产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让高校研究力量成为区域产业保障,使区域产业需求成为高校研究动力。孙逢春说,这种组合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扶优扶强,以强取强,用句形象的话来讲,就是“借鸡下蛋”。

 

在“北京实验室”的定位中,人才培养被置于突出地位。据统计,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2012年至2013年度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49名、博士研究生8名,并委派了4名博士研究生到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培养。孙逢春说,在“北京实验室”的框架下,高校**人才培养突破了高校的行政界限。不同高校的研究生可以共享实验室的科研数据,实验设备也实现了共享互借。

在“北京实验室”架构下,**型人才培养机制正在形成。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雪峰介绍说,由该校牵头的现代交通金属材料与加工技术北京实验室,正在探索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我们的核心做法是聘任研究院和企业中的科研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为兼职的研究生协助指导教师,并以科研任务为纽带,安排实验室的青年人交叉进入不同单位的岗位,实现对青年拔尖人才的协同培养。”刘雪峰说。

Copyright@ 2003-2024  深圳市奥德赛创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深圳市奥德赛创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联系人:牛八先生   

手  机:13798428887

地  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南环路华丰高新产业园11号电梯4楼
公司网址:http://www.hkautosz.com